亞洲稻米減產 惡化貧窮問題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08.11 02:31 am
 

聯合國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全球暖化已造成亞洲許多地區的稻米產出下降,未來恐進一步下降,而稻米產出不足將使亞洲的貧窮問題更加惡化。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分析1994年到1999年間,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境內227片水稻田產量與氣溫的關聯,發現每日最低溫上升(即夜間溫度上升)是造成稻米產量下降的禍首。

研究報告主要撰寫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魏爾許說:「隨著每日最低溫升高,或者說夜晚變得更熱,稻米產量隨之下滑。」

他表示,白天溫度略微上升可增加稻米產量,但夜間氣溫上升造成的產量損失,可能超過白天溫度上升造成的產量增加效益,這是因為夜間氣溫升得比較快。而且,他警告:「要是日間氣溫升得太高,高溫也會轉而限制稻米產量,造成產量損失更多。」

研究發現,過去25年來,氣溫上升已使亞洲許多稻米產區產量下滑一至兩成。而隨全球暖化的情形日益惡化,稻米產量還會進一步下降。

據BBC報導,科學家尚不清楚氣溫上升衝擊稻米產量的機制,可能是夜間溫度較高使稻米必須耗費更多能量呼吸,連帶影響光合作用。

稻米是重要糧食,全球每天有30億人食用。根據統計,全球最貧窮的10億人中有6億人住在亞洲,且以稻米為主食。研究人員警告,隨著稻米產量減少而價格上漲,將有更多人陷入貧窮和飢餓慘況。

魏爾許表示,如果不能改變稻米生產方法或改良出耐高溫的新品種,未來數十年稻米產量將因日夜溫度俱升而下降。

這並非第一份研究氣溫對稻作產量影響的報告,研究人員2004年曾在菲律賓進行實驗,發現夜間氣溫每上升攝氏一度,稻米產量就會減少一成。但魏爾許的研究涵蓋區域較廣,且長期觀察實際耕種、有灌溉設施的稻田,因此更具說服力。

另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年的報告發現,雖然氣溫略微上升會增加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但氣溫如果上升超過攝氏三度,所有地區的各種作物都將受影響。


【2010/08/1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