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要教你該如何回推你的購屋門檻。
幻想一下,你未來五年的人生。結婚?有沒有小孩計畫?這個幻想,是要讓你知道,你最少要買幾房的房屋。如果你因為要結婚而買房,夫妻兩人需要一間當臥室、一間當書房,那你的基本就是兩房格局。小孩通常在出生之後、上小學之前都是跟父母住,兩房的彈性,就是如果未來你的收入無法讓你換屋,起碼還可以犧牲書房的功能,兩代都可以滿足。如果你打算五年內都單身,平常不開伙煮飯、看電視喜歡在床上,那麼你買個套房就夠了。當然萬一五年內你不小心結婚,這套房可租可賣可自用,結婚就有兩個人一起算買房能力。
有個你不需要考慮的,就是「我打算準備一間房間給我爸媽住,他們哪天也許會來住個一兩天」這個萬一倒是可以隨時取消在你的購屋計畫裡,因為這個萬一可以用旅館代替,你不需要為了這個萬一,花幾百萬元放個空房間,除非你錢夠多。
好,你需要兩房至三房的大小,台北市門檻上千萬元,地段差的八百萬元,台北縣有捷運的八百萬元,沒捷運的五百萬元,這是中古屋的門檻。
以八百萬元為例,你只要擁有二百四十萬元的現金,就可以買,這是銀行貸款八成、有八十萬元可以裝潢跟買家電、每月房貸三萬二千左右。
回到收入三分法,保守方式就是房貸是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你或你家庭的月收入要有九萬六千元。當然,如果你比較大膽些,房貸是收入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少人這樣做,那麼你家每月只要賺到六萬四千元就可以支付八百萬元的房貸,別忘了,無論保守或大膽,你還是需要有二百四十萬元的現金
有人不屑的說:「有寬限期阿,買東西都可以分期了,明明有二年寬限期可以用,我買房屋已經花了不少現金,還有買電器,所以這兩年寬限期讓我付款比較輕鬆些,我努力賺錢多存點也好,反正現在利息低,不用白不用阿。」
計算能力,不可以用寬限期來算。
如果你有財務的運用,比如你的定存利息比房貸高,外幣定存有4%~6%就可以打敗房貸;你兩年內的資金「一定」可以贖回,比如定存還差一些時間,你判定你買的基金在兩年內「一定」可以賺回來,那比較可以大膽些。
這樣,你了解你的能力了嗎?
如果你想換間大一點的房屋,我建議你,仍然以手上有多少現金跟每月收入兩項來評估,如果你現金不太夠,那麼,你當然可以一邊賣一邊找房屋買,房屋賣了就有錢可以換大間點,你可以在賣屋合約書的交屋期限內,多保留些時間,比如「交屋時間自對保後延長一個月」,這樣你就多點彈性可以找房屋買,萬一你賣了之後還沒買到房屋住,租房屋也是可以的。
可是,如果你想「我先高賣後低買」這個概念不一定會實現。房價沒有永遠漲的道理,雖然就長期趨勢來看,房價是漲的,十年前房價一定比現在還低,但是,這是大環境的趨勢,每一間房屋的狀態不一定,我有朋友在淡水買間當年有海景的大樓,買價一坪十八萬元,現在他想賣了,但是行情也頂多十八萬元,因為景觀都被後來的房屋擋住,一年前這個社區才賣十五萬元,中古屋仍必須有折舊的概念。
多準備些彈性,是好的,你的收入並沒有保證幾年後一定多,現在連公務員都有考績制度的退場方案了,別以為「大不了賠錢,我去租房子就好。」沒事別作屋奴跟賠錢,這不值得嘗試。
還有,根據房仲調查,有七成的首購,父母會贊助小孩購屋,所以,多孝順父母吧,你投資你的父母,也等於投資你自己呢。當然,有父母的贊助,你還是必須算算你每月的貸款能力,要不然浪費這幾百萬元的頭期款,還不如把錢拿去環遊世界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