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單字:Wikipedia Kid
中文意思:缺乏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只會拼湊剪貼出一篇篇報告的學生


前陣子突然想知道學生在想些什麼,剛好適逢學生在準備書審,我遂有機會閱讀他們的文字作品。不看還好,一看才驚呼其中的「大同小異」。不僅是封面,就連內文的自傳、讀書計畫等,都像是連鎖速食店出產的物品。

現在的孩子想得都是一樣的嗎?這讓我很好奇。於是,找了一些人來詢問他們寫作的過程。一問之下才知道,網路上也好,一些書審製作公司也好,都有提供制式的模式,讓學生可以一個蘿蔔一個坑,填入無法被取代的訊息,比方說,名字啦、家庭成員啦、畢業學校啦,填入屬於「自我」的資料後,就可以完成一本本屬於自己的書審資料。

真相大白!難怪這些學生的書審資料看起來如此的大同小異。

別說是書審資料了,就連平時在校的報告,很多也都是上網找資料,拼湊剪貼而成的。網路的便利,原本不該取代人類思考的能力,只是適時的幫助我們處理依些制式的瑣碎雜誌,或者提供一個場合,讓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換想法,激盪出更多有創意的火花。沒想到,網路的便利卻製作出很多的Wikipedia kid。

Wikipedia是線上百科全書,上頭資料應有盡有,的確解決了我們很多找尋資料的困擾。Wikipedia kid就用來描述那些只懂得上網,找尋資料,隨意複製剪貼成自己的報告,卻沒有獨立思考或者做研究的能力的孩子們。

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才是教育的重點,而不是未經思考,拼拼湊湊出一些資訊。

學校的老師可能也得要耳提面命,跟孩子解釋資料複製重組的能力,有別於消化咀嚼資料後,理性且獨立思考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的能力。收到學生的報告後,也得偶爾抽問他們裡頭的內容,請他們以口頭的方式,詮釋一次報告內容。

讓孩子慢慢養成自己分析事情的能力,而不是過度依賴網路資訊,可能是目前教育得要關注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