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到最富有:卡內基致富之道

·         作者:黃欽

·         出版社:文經閣出版社(創智代理)

·         出版日期:20070702

 

在圖書借的書,常聽到卡內基這個人的名字,所以借來看看,他到底是哪號人物~

l   P007前言

n   1835,卡內基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蘇格蘭鄧弗姆林家庭,他的父親威爾.卡內基是織布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以縫補鞋子為副業。父母親雖然窮苦,性情卻是高尚正直,從不抱怨貧困生活,心態始終開朗樂觀、積極進取。卡內基的爺爺是為機智幽默、開朗通達,同時兼具不屈不撓精神的老人,他非常疼愛長孫卡內基,把自己的名字安德魯贈與他。13歲時跟隨父母來到當時被視為新大陸的美國,由於家庭貧寒而未能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但智這並不成為他獲得成功的障礙。他從週薪只有1.2美元的棉紡織工人開始,自學成才,白手起家,透過興辦鐵路,開採石油,建造鋼鐵廠,最終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最偉大的商人。他是美國工業史上的巨擎,是與摩根、洛克菲勒齊名的鋼鐵巨人。

n   在商場上,卡內基是一位兇猛凌厲的經營者,他精力充沛,無所畏懼,不屈不撓,手段強硬,能夠看到尚待開發的商業新領域,也因此成為一個爭議性人物。更在死後將自己的財富捐獻一空,為後來的美國富翁和慈善家樹立了良好的示範性榜樣。

n   卡內基童年是灰色的,由於家境艱難,他從小就要承擔繁重的家事,每天一大早,就要拿水桶去附近的水井排隊挑水,挑幾擔水之後才去上學。放學回來,他並不像其他孩子去玩耍遊戲,懂得幫母親的忙,做一些縫補修鞋的工作,同時心理還默誦當天在學校學習的功課,雖然每天的家事占去不少學習的時間,但他的成績仍保持名列前茅。

n   19世紀的英國當時正處於工業大革命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機器取代手工,卡內基的父親工作也受到衝擊,織機被變賣,幫工被解雇,他的父親面臨失業,生活每況愈下,他的母親只能開雜貨鋪以維持生計。然而,致命的打擊又接踵而來,那就是1846年的歐洲大饑荒和1847年的英國經濟危機。在那幾年裡,父母親為了兩名未成年的孩子的溫飽和讀書操心不已,整個家庭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中。當美國加州內華達山區發現金礦的消息傳片英倫三島時,卡內基的父親便決定去美國尋找新希望,在好心人士的幫助之下,全家人湊足旅費,啟程前往美國。卡內基全家抵達紐約後輾轉來到匹茲堡,在親戚家先安頓下來。剛開始,新大陸讓他們大失所望,這裡並不是俯拾皆金的夢幻之地,生活對他們來說仍然是嚴峻的考驗。為了養家餬口,卡內基的父母親重新投入辛苦的工作,父親還是做起老本行,編織桌巾和餐巾,母親則是縫製鞋子。繁重的代價換來的只有每周五美元的報酬,對於一家四口來說,能是杯水車薪,他們的日子過得相當清苦。望著父母辛苦的背影,卡內基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改變環境,讓父母親不在受貧困的煎熬,可以過舒適的日子」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卡內基進入紡織廠當童工,州心只有1.2美元,由於他的勤懇聰明,有蘇格蘭線軸商看中他,讓他在線軸廠上班。這份工作每周能賺兩美元,他的職責是燒鍋爐和在油池裡浸砂管。這是非常艱苦的工作,灼熱的鍋爐讓他汗水淋漓,隨時都要面臨鍋爐會爆炸的危險;油池的氣味臭氣薰天,令人作嘔,但卡內基還是咬著牙堅持做下去,他知道,如果想提升自己,只能付出更多的血汗。在日後卡內基回憶起那段艱辛的時光時,曾說:「回顧我早年的奮鬥,我可以自豪地說,是介紹再也沒有更令我引以為傲的家庭。從小,父母就教我不要被困難壓倒。強烈的榮譽感、獨立、自尊,造就我們家的每位成員。」

n   數十億財產的台灣五洲製藥老闆吳先旺有一句令人深省的話:「如果上天給你的是一條歹路,你一定要加倍努力,把它翻過來。」吳先旺的人生經歷彷彿就在詮釋這句話。他出生在台灣南部的貧寒之家,他還在襁褓中就被算命先生說剋父母,親生父母非常迷信,馬上將他送給別人收養,養父是個養豬維生的貧農,無力負擔他的教育,因而他只有小學學歷,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十幾歲時,他隻身從台灣南部到台北闖天下,從修摩托車的黑手做起,渴了喝井水,餓了吃別人剩的菜湯充饑;由於沒有讀太多書,連95折都不懂是甚麼意思,他還遭朋友陷害而官司纏身….經歷過無數的困境,卻不能抵擋他挑戰命運的決心。終於,他在無數次的失敗和嘗試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從零開始,從外行變內行,建立起台灣第一家GMP製藥廠五洲製藥,成為台灣製藥業的先驅。

n   創業初期百事皆難,投資者要面臨諸多問題:資金短缺、規模過小、缺乏知名度、受到大企業排擠等,都考驗你的企業,如果不能解決這些瓶頸,剛起步的生意就有可能全盤覆沒。這時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下去,積少成多,第一筆財富比的就是耐心和毅力。

n   巴菲特躲過1987年那場被稱為「黑色星期五」的股災,在新世紀之初的高科技股災中也安然無。巴菲特是以投資保險業而起家的,20世紀70年代時,正是保險業最興旺火紅的時候,1978年,他以兩千多萬美元收購了SAFECO公司,巴菲特認為這是自己購買了當時全美國最好的保險公司,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後來,他又認定了廣告、新聞、出版事業有利可圖、於是在1986年他又大規模地投資NBC(美國廣播公司),在巴菲特的股市投資中,幾乎70%以上都傾注於金融和週期性消費產業上。巴菲特要求每一筆投資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到了1987年,他的貝克夏爾公司持有股票總值首次超過20億美元,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天文數字。但是,令人吃驚的還不僅僅是這個數字,而是20億美元全部集中在3支股票上:NBC大約占了10億美元、CEICO公司佔了大約7億美元,而華盛頓郵報占了大約3億美元。當時,這被人稱為是天下奇聞,世界上再也沒有第2個人像他這樣,將20億美元全部集中投資於三種股票上。可是,他持有的股票,都是他千挑萬選,認為具有良好前景的績優股,他做的是投資,而不是投機。巴菲特曾幽默地這樣談起自己的經驗,能不為所動地貫徹自己的信條,這是多麼令人佩服!

l   P097 控制成本才能游刃有餘

n   隨著對鋼鐵業的日漸熟悉,卡內基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他發現,許多鋼鐵從業者好像不把自己的家產當一回事。他對匹茲堡的幾家鋼鐵廠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讓他大為吃驚。那些鋼鐵廠的管理者根本不清楚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盈虧)。只知道一年到頭南北出差的疲於奔波,業主們對鋼鐵廠的經營成本和利潤點根本不清楚,只感覺訂單很多,出貨量也很多,但到了年終結算時,有些廠主原本以為這一年是虧損的,結果算了半天卻發現有盈餘;有些廠主以為自己是賺錢的,最後卻發現自己是處於虧空的狀態中。還有一些坐在辦公室裡的老闆,對員工買一支鋼筆的區區幾塊錢也要審查一番,自以為這樣就是善於管理,但對於工廠內每天消耗掉的成噸的原物料卻都視若無睹,滿不在乎,從來沒有人想到,要去稱一稱成品的重量,要去檢視一下生產的流程。卡內基深深陷入了沈思。他早年在夜校時學到會計知識派上用場。他警覺而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工廠也出現同樣的情況,危機遲早會到來,他感覺到這樣的運作活像一隻在黑暗中挖洞的田鼠,徒勞地挖著,卻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挖了有多大,這對他來說簡直難以忍受!對於製造業而言,原物料占了成本的大部分,成本與利潤是相關聯的。因此,製造業有一條決定企業存亡的準則,那就是要嚴控每一分錢的支出,精打細算。而且,讓員工有成本意識,使他們明白每一個人對成本都負有責任,他們的每一步操作會影響到工廠的利潤,也進而影響到他的收入。卡內基發現,當時鋼鐵生產者在收支帳目的計算方面,也遠遠落後於鐵路經營者。他們的錢來的太容易了,因此也不思進取,從來不去想想企業經營中還有甚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多數工廠還沿用著簡單的複式簿記,簡單地以總產量來分配開支以便確定利潤,這種方法根本無法顯示出整個營業狀況,更談不上計算各道程序、設備以及人員方面的開支情況。這種方法由義大利人在13世紀為他們的商業貿易所需而創建,多年以來在許多美國工廠裡就沒有改變過。「我堅持認為應在我們所有的工廠中推行這樣一種計量和記帳制度,它能使我們知道我們在每一道程序上花了多少錢。」卡內基解釋說。卡內基在工廠裡開展了一場革新。他組織相關部門開會,與工程師和會計師反覆切磋,以便拿出一個成本控制的完美方案,要對每一個工作流程都做到鉅細靡遺,要弄清楚每個環節的原物料耗用量,尤其要弄清楚每位職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量,誰節省了原物料,誰造成了浪費,又是誰的生產效率和質量都高於他人。剛開始,這項工作困難重重,要使這套制度達到完美和精準,就得耗費一定的時間和人力去進行核算和統計。在許多員工的通力配合之下,他們弄清楚了每一個部門的生產情況,而且統計出了在高爐旁工作的員工中,每個人都在做甚麼,進行了相應比較。卡內基在工廠裡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核算制度。但是,問題又來了,原來,要節省原物料,必要的先進設備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投資。英國是當時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生產技術走在行業的尖端,西門子出產的煤氣爐,已經在一定範圍內用於煉鋼了。但是,這項設備價格非常昂貴。卡內基經過考察,還是毅然決定花費重資購進了煤氣爐:這時,匹茲堡的幾個鋼鐵巨頭對卡內基的這筆高額開支都頗有微詞,他們在暗地裡嘲弄說:「到底是沒有經驗的小夥子!真是不會過日子!這筆開支完全是浪費,等著看笑話吧!」流言傳到了卡內基耳中,他只對此報一笑,讓事實來證明這筆投資吧!這批先進的西門子煤氣爐用了幾年之後,證明卡內基的決策是正確的。先進的設備雖然比較貴,但在大批量段燒原料時,用這種新的煤氣爐卻能節省一半的損耗,正所謂「花小錢省大錢」,過了好幾年,那些鋼鐵廠主才開始採用了這種新方法,而卡內基早就透過使用這種改良式煤氣爐,節省了大量成本,從而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另外,卡內基還從人入手,為了培養員工的成本意識,他對那些生產效率比較高的工人進行仔細研究調查,把他們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做出精確記錄,並整理條列成文,對整個工廠的工人進行培訓。此外,他還對那些表現優秀的工人透過加薪、獎金、福利等的實質加以獎勵。此外,他還對那些不太優秀或者鋪張浪費的工人也形成了壓力。就這樣,生產部門的效率提高了,生產成本也隨之降低了。我們可以看一些數字:卡內基第一噸鋼的成本是USD 56,到了1900年時,成本降到了USD 11.5,從中他一年的利潤額是USD4千萬!有一個小業主看到卡內基的工廠如此成功,就向他取經學習。卡內基的回答強調:「成本!成本!成本!一萬次的強調成本也不為過。許多人不從自身反省,卻去緣木求魚,他們每一天都在原物料上浪費大量的資金,本來可以賺錢的工廠卻變成虧損了。」節省成本,其實是比開拓市場更容易的事情,因為它是由自身做起,見效也最快。有許多巨無霸型的大型企業,卻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這一現象,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l   P103 當個好將軍

n   很多記者去採訪成名後的卡內基時,以為他一定是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但沒想到,卡內基的時間大多束花在閱讀與社交活動上。他喜歡聽歌劇,喜歡漫遊歐洲,喜歡和朋友在派對裡高談闊論,那些記者不解地問:「卡內基先生,你難道把你的企業扔下不管了嗎?」卡內基笑了,他詼諧地說:「我會遙控操作我的下屬阿!」這當然只是他的一句玩笑話。卡內基並不精通鋼鐵生產的知識與技能,但卻當成了左右美國工業的「鋼鐵大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名成功的領導者未必事事親為。他不一定在第一線衝鋒陷陣,但卻能在幕後運籌帷幄,掌握千里。他未必是個萬事通,更不用事必躬親,但如果他能當個好將軍,擁有卓越的領導才能,他就有本領將各方面的專業人才羅致旗下,為他效力。卡內基手下有幾百名精兵悍將,都比他了解鋼鐵,他們死心蹋地的偽卡內基的鋼鐵王國賣命,可以說,是卡內基的金錢引誘了他們,也可以說,是卡內基的人格魅力像磁鐵一樣吸引了他們。他那龐大的財富王國,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卡內基一直很崇拜法蘭西英雄拿破崙的這句名言。

n   卡內基還有個小訣竅,那就是他很善於利用人性的弱點,他從小就發現人們本質裡對名聲有一種渴望,對自己的姓名看得無比重要。他洞悉這個秘密,卻是因為一窩小兔子。卡內基小時後在蘇格蘭鄉下時,母親養了一隻母兔,吩咐他負責餵養。卡內基每天都跑到五里外的野地裡給小兔子們割草是一項苦差事。他靈機一動,對小夥伴說:「你們要是替我去野地裡割草,我就用你們的名字給小兔子命名。」這一招果然很靈驗,小伙伴們為了讓這些可愛的小兔子頂著自己的名字,紛紛搶去割草給兔子吃。卡內基心理樂歪了。長大以後,他發現這招更是屢試不爽,他常利用這項發現,獲得別人的合作,賺了好幾百萬美元,當要和別人合作時,用對方的名字當公司名。

l   P109 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n   卡內基對傳統鋼鐵企業的種種弊病非常不滿。原來,在19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鋼鐵生產還處於小作坊式的經營型態,一統天下的大鋼鐵集團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格局史的廠商們各自為政,從採礦、煉鐵到最終製成鐵軌、鐵板等成品,個道程序都是分別進行的。鎔鍊在一些工廠裡進行,鍛造和軋鋼則在另一些工廠裡完成,切割和鑄造又得另起爐灶,中間要經過許多廠家,在加上中間商在原料採礦和產品銷售的流通管道層層剝削,使的最終產品的成本墊高。更為致命的是,落後的技術史的人們對化學在煉鋼中的作用一無所知,而這本應是一項最重要的環節。卡內基決定建立煥然一新的鋼鐵帝國。在他野心勃勃的疆域裡,將囊括鋼鐵業的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從一塊鐵礦的從礦井裡挖出開始,一直到把剛才生產出來交到客戶的手裡,所有的程序都將不假他人,一氣呵成,如此,將可以大大縮減成本,「肥水不落外人田」利潤自然也就能大幅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