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譯者:唐全騰著
出版日期:2007/08/30

P177

¨          自我中心偏誤(egocentric bias)

n           皮亞傑(Piaget)在認知發展論裡指出,自我中心的現象發生在前運思期期,大約是兩歲以後開始發生,而且在七歲以前就應該學會去掉自我中心的想法。為什麼這麼多人在長大之後還會有自我中心偏誤呢?佛洛伊德(Freud)或許會說這是因為固著(七歲以後的部分心智就不再長大了),或是退化(當人們遇到壓力後,又躲回去兒童時代的心智)所致。不過,一般人顧意接受這種說法嗎?

P190

¨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n           據專家統計:人們花在批評他人的時間,遠超過讚美他人的時間。

n           在人本主義的觀念裡,同理心是指自己主動站在他人的立場去為他人著想,可是現在人在談同理心的時候,往往是要求別人能夠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為自己想。結果,若是有某個老實人願意去同他人之理,而他人仍然只懂得向自己的理,那麼這個老實人當然只好苦哈哈地任人壓榨了。

n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Heider)提出,人們對於別人或自己所表現的行為(或特定事件的發生),就其主觀的感受,對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原因所提出來的解釋,稱為「歸因」。他把歸因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個人以外的因素,稱為「情境歸因」,又叫作「外在歸因」;第二類是和個人本身有關的因素,稱為「性格歸因」,也叫作「內在歸因」。溫納(Weiner)進一步提出自我歸因論,並且把情境歸因再分為運氣、工作難度、其他;把性格歸因再分為能力、努力、身心狀況。認為人們對於行為的解釋大概都可以歸類成上述六種可能,而且,人們如何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將會決定日後對同一事件的態度。

n           羅斯(Ross)1977年提出基本歸因謬誤,認為一般人在解釋他人行為的時候,傾向採用性格歸因,而忽略情境因素。此外,也有其他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較常採用情境歸因,而不太願意使用性格歸因,結果往往造成「律己寬、待人嚴」的現象。會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心理學家的說法認為是因為觀察角度的不同所致。對當事人來說,他對於周遭環境的認知比較清楚,能夠更詳細地分析外在因素對事件的影響,所以能夠把事件的發生歸因於情境因素;而旁觀者則未必能全面地瞭解當事人所遭遇的所有狀況,所以會粗略地把事件的發生歸因於當事人的性格因素。

n           雖然心理學家已經說明,人們會犯下基本歸因謬誤的原因是所處立場不同所致,也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詳細地看到當事人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只好輕率地把問題歸因於當事人的性格因素。但是根據溫納的說法,性格歸因可以再細分為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種。若是人們願意將問題歸因於當事人的身心狀況,也算是對當事人有比較正面的看法。為什麼多數人會傾向用負面的看法來看待他人的行為呢?

n           人們如何面對他人的負面假設?「刀子理論」,基於種種的因素,現在人說話以及做事常常會忘了考慮他人的感受,結果每一句無心的話,每一個無心的行為,就好像是一把刀子一樣到處亂飛。會不會誤傷了他人呢?當然會,可是更多的情形是,不少人會主動站到刀子的飛行軌跡上,被刀子刺傷之後再到處宣揚說:「那個人果然是惡意的,你們看,我被刺傷得這麼嚴重。」聽了實在很令人感到無言。別人要怎麼想、怎麼講,那是別人的事,往往也不是我們可以控制得了,但是自己又何必這麼自虐地對號入座呢?

n           「自我實現預言」,或許值得讓有這樣疑慮的人參考,我們對他人的期望,會在無形中影響到他人的表現。這也是我為什麼強調真相不重要的原因(在某些事情上),如果真相只是在告訴我們一個無法挽回的事實,那麼我倒寧可選擇忽視真相,轉而希望事情的發展是比較正面而值得期待。

n           「基本歸因謬誤」,如果把別人家的孩子的優良表現歸因於那個孩子自身的因素(能力),那麼自己就不用對自己目前的管教方式有任何的反省,結果孩子只好繼續受苦。這種表面上盡責的父母,其實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P203

¨          印象的初始訊息(primacy effect)

n           詹斯(Jones)等人曾經設計一個類似百萬大問答的遊戲,並且請許多人在旁邊觀看。他們操弄的過程是讓第一組的人在前半段多數答對,後半段僅答對少數;第二組的人則是在前半段少數答對,在後半段則多數答對;但兩組人其實都是在三十題問題中答對十五題。兩組的人隨機、交錯出現;比賽完後詢問旁觀者對這些人的看法,以及回憶他們答對的題數。結果大家普遍認為第一組的人比較聰明,大約答題十八題以上;而第二組的人比較笨,大概不到十三題。這個實驗提供了我們一個有趣的認知,原來就算是相同的訊息,只要呈現的時間不同,結果也會不一樣。研究進一步討論,認為導致初始訊息之所以重要的可能性或許來自以下三點:(1)人們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2)大家往往會以先前的訊息來解讀後者發生的現象;(3)先發生的事情總是比較容易記住。

P215

¨          虛假的一致(false consensus)

n           人們總是會把自己的行為想成是典型的行為,認為自己既然這麼做了,別人也應該都會這麼做才對。這種把自己的行為誇大為所有人的普遍性行為的現象,就稱為「虛假的一致」。羅斯(Ross)曾與其他人一起在大學裡進行一項研究。他們訪問大學生是否願意掛一個廣告看板在校園裡走三十分鐘?大約可以有十元美金的酬勞。不管受訪者的回答是「是」或「否」,都繼續問他下一個問題:「請問別人是否願意做同一件事?」結果發現,願意做這個實驗的人,會猜測其他有的的人也願意做同樣的實驗;不願意做這個實驗的人,會猜測其他有2/3的人也不願意做同樣的實驗。大家總會傾向認為:別人的想法,應該都和自己差不多吧!

P237

¨          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n           研究發現,解釋的方式和維護自尊有很大的關係,為了維護自尊,大家往往會樂意再繼續被欺騙下去(很多詐騙集團其實就是運用這樣的心理在騙錢,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n           先談到不斷地複習考試是否能夠提升學生成績這件事,我想所有的專家學者都不會認同這種想法。但是很不幸,支持考試的部分老師以及家長們根本不管這些專家的意見,他們只想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

P249

¨          團體迷思(group thinking)

n           團體迷思,領導者的態度是造成團體極化的重要原因,有必要對領導者的想法先做初步的暸解。那麼這個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會犯什麼毛病呢?能夠作為一個領導者,他一定具有某種程度的決策能力,也就是說他對於問題的解決方式通常會「心裡有數」。接下來他常犯的錯誤就是:a 、會特意搜集對自己的決定有利的證據;b、會不經意地忽略對自己的決定不利的事實。

n           解決這個現象的方法很簡單,端看領導者做與不做罷了。它就是:領導者的身邊一定要有人專門表達反對意見。雖然反對者的意見不一定要被採納,但是一定要鼓勵(甚至獎勵)這種人的存在。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只敢揣摩及順從上意,能夠不盲從附和就巳經難得了,還要特意反對領導者,非得有過人的勇氣不可。

n           團體中的決定,由全體成員共同承擔,即使錯誤,個人也不必負全部責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抱怨開會沒有意義,好像只是去幫會議的結論做政策背書而已。說實在的,這個說法完全正確,只是這樣的會議並非沒有意義,它的意義就是要大家去背書。

n           自我監督是指個體會有「從眾」的現象,因為從眾壓力的存在,所以會告訴自己不要提出不同的異議。大家都不想當第一個人,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總是會有一陣子的沉默,大家都想靜靜地躲在一角等著看事情的發展,一旦事情的發展開始明朗化,支持者的意見就會一擁而上(反正站在多數人那一邊總是不會有錯)

n           人們在心理上會捍衛領導者的意見,於是領導者的意見反而會被極端化,所以在開會的時候,最忌諱的是領導者的意向提早曝光。消極地說,多數人並不願意和領導者起衝突(除非他們不想幹了)如果事後證明是自己錯了,多半會得到一場羞辱,就算上級不計較,自己心裡也有壓力。萬一事後證明自己是對的,還要擔心上級會有妒才的現象,也可能硬把黑的說成白的,然後就準備要揹黑鍋了。反正「官大學問大」、「天塌下來有高個子的人頂著」,一切又何必強出頭呢?

n           一般來說,領導者有以下幾種方法來預防團體迷思:

1.            鼓勵成員多提供批評的意見。一般人的心態傾向於「說好聽的話」,然而,我們應該都同意一個事實: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十全十美。所以,一個決策會有什麼缺點?如何改善或預防?就應該在討論的時候一併提出;否則大家一味地只說好話,很容易讓人對一項決策的可行性造成誤判,也容易讓人無法在決策真正執行而出現問題時,及時地解決問題。教改的失敗應該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吧!批評的意見當然刺耳,正因如此,它才更需要被鼓勵,否則就沒有人願意說了。

2.            團體申的領導者或關鍵成員,在討論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超然的立場。為了不要讓與會的人揣測上意,因而扭曲了真正討論的精神,領導者的意見絕對不能事先曝光。事實上,領導者根本就不能有「預設立場」的心態,否則開會很容易就會流於形式(除非這就是領導者真正要的)

3.            同一議題,分派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

4.            決策的過程可以邀請一位局外人參加。任何事情,只要與自身相關,難免會有價值觀介入的問題,往往不能以客觀的立場來看待問題。

n           大家往往會犯了一個不自知的毛病:以為多數人的意見就是好的意見。事實上,在表決之前,每一個意見的背後都應該有它的專業論述,根據什麼樣的想法才提出這樣的說法?如果沒有先思考每一項提案背後的專業支持,光是隨便提一個想法,然後說:我覺是得這樣會對學生有幫助。接著就要求大家進行表決,像這樣子的決策肯定是太過草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