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第一線對話 流通人氣通財氣

顧客對品牌認知來自門市服務人員的態度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連鎖加盟業者固然需要產品研發、大量擴點,但更應重視聆聽現場員工的聲音,進而規劃培育計畫,才能徹底提升產業服務的品質。

【文/李峻瑋】

在一個進步的社會和產業中,為滿足顧客需求,提升消費滿足水準,必然超越所稱為經營生活活動的層級,企業致力服務文化的建立及服務氛圍的塑造,重要的關鍵是激發並培育員工作為組織公民的自覺,從而進行自發性的利他行為,由內部服務品質驅動外部服務品質,達到顧客滿意度。其關鍵掌握在滿意的員工。

尤其是在人浮於事的服務業,相信許多經營者,都會夢想擁有如西南航空的員工、星巴克的員工,能為顧客提供驚奇到感動的服務,讓自家企業成為顧客心中的Only one。

然而,根據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基層管理人員有30%~60%的時間花在行政事務和會議上,10%~50%的時間花在非管理的活動上,譬如:出差、參加培訓、休假,直接從事客戶服務,或親自銷售。他們實際花在管理現場員工的時間,只有10%~40%。另一項針對零售業地區經理的調查則指出,每個月花在培養基層員工的時間,也許只有一小時。

培育成落後指標

麥肯錫顧問分析指出,企業長久以來認定現場管理人員應具備執行力,而非策略思考。但長期來說,卻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對服務型企業來說,驅動優質服務的因素包括,工作氛圍、員工參與感與投入度以及滿意度。若現場主管僅將關懷與培育現場員工視為落後指標,員工士氣低落,連帶會影響顧客滿意度。

就以連鎖加盟為例,以台灣現有1千餘種的連鎖品牌,可創造龐大商機與帶動的就業機會,但仔細觀察街頭巷尾林立的門市,經常張貼徵求優秀的門市從業人員的啟事;登錄人力銀行找員工亦是如此。而讓門市主管大嘆:「人才底叨位?」

站在員工高度看制度

實際上,服務業是以「時間」換取報酬的行業,在假日上班已成為常態。若以一位現場人員從賣場營業時間一天從上午10點至晚上10點,扣除中午及晚上各休息1小時,理論上一天約工作10小時。但實際上,因門市在開店前及關門後整理時間,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是司空見慣。

便利商店則以早班、晚班、大夜班三班制,但因大夜班不同於其他班別型態,許多公司並未對大夜班的正職人員提供額外津貼或獎金補助,多是僅提高兼職人員的鐘點費。現場人員由於上班時數長、薪資中等,但須扛龐大業績壓力,造成門市人員離職率居高不下。

有許多連鎖加盟經營者過於把太多注意力放在高階主管身上,忽略實際站在現場與顧客接觸的第一線員工,門市主管應該站在他們的高度看事情,自然會吸引優秀的門市從業人員,進而成為優質的主管。

首先可調整門市的工作環境,門市工作時間建議比照正常上班8小時,以10小時為最高限制,若超過10小時則應適時給予額外津貼。再者可從輪休改善做起,舉例來說,主管應協調假日工作時間的合理輪調,如:每人至少能在週六日休假一天,若於本週六日兩天無法休假,可於次假日時一次放2天。若於本週於星期六休息,可於次週的星期天休息。或者可固定假日單休一天,其他可於來客數少的時間調休,藉此讓員工有時間經營自己的家庭生活。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1年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