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年輕人理財,很多人認為「存第一桶金」是必要的,但我認為,能夠做到真正的「財務自由」才是終極目標。

所謂的「財務自由」,來自於羅伯特‧清崎所寫的《富爸爸窮爸爸》書中的觀念:當被動性收入大於主動性收入的時候,就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換句話說,月薪十萬元,支出超過十一萬元,且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與月薪五萬元,支出三萬元,而且不用坐辦公室就有收入,你說,誰獲得財務自由?

至於要如何創造被動性收入?指的就是「非固定工作」以外所帶來的收入,像房租、股利、版稅、部落格廣告收入等等。

我從二○○七年就開始架網站,原本想要成為網友意見交流的園地,後來慢慢演變成自己的部落格,從一開始每個星期寫兩篇文章,到現在每個月寫一篇文章,另外又出了兩本書並接下兩本雜誌的專欄,透過這些平台,讓更多人了解我的想法。

到目前為止,我的部落格每天流量至少五千位,也因為有這些忠實粉絲的支持,我的部落格廣告的收入每月進帳七千元,這就是我所謂的被動性收入之一。

如果你想要像我一樣,提早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首先,讀書是必要的,還要掌握國內外的財經訊息,懂得看個股的財報,從財報當中找出績優生,隨時做筆記,這樣才能了解每個月或每一季的產業變化。

這些基本功下足了,當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連結哪些個股會漲、哪些個股會跌,例如iPad熱賣,台灣的電腦產業可能就會受衝擊,但做iPad零組件的廠商就很吃香。

更重要的是,你要喜歡投資,並且對你投資的標的有興趣,長期研究觀察,才有獲利的機會。

理財觀念 從小萌芽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理財觀念從國小就開始萌芽,那時股市近萬點,我跟著媽媽上號子看股票,每天都擠了很多人,一邊吃飯一邊看盤,非常熱鬧。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知道,不是只有認真工作才能賺到錢,如果選對標的,買股票一樣可以讓你有固定收入。

一直到高三,我才真正開始付諸行動。我把從小到大,家人給我的零用錢還有壓歲錢全部領出來,總共大約四萬元,準備投資股票。每天早上,我邊吃早餐邊看《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了解現在的產業趨勢以及個股的利多在哪裡。

當然,我的資金有限,只有四萬元,股價超過四十元的個股自然就得跳過。在股價、產業前景還有技術面的考量之下,我買進的第一檔個股就是「大眾電腦」,股價三十元,又是國內電子業的知名品牌,報紙又寫有利多,於是我沒想太多就買進一張,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就讓我賺了一○%,有賺錢就出場。(更多精采內容請見379期《財訊雙週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