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七年級的一封信(中集)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 李釧如

彼岸青年觀察 期望落差Expectation Gap
我本將心比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的中國青年觀察是個人一家之言的質性切片觀察,是在旅程中受到文化震撼,與青年討論生活方式、壓力、價值觀的接觸感想,若有思慮不夠周延處或引用失誤處,請多包涵)

1978 中國改革開放 現在已經是改革開放超過30年
1979 一胎化 所以八零後與九零後幾乎都是獨一代 八零後已屆三十

  1978的開放到整個中國經濟高速起飛約是1990~2010前後二十年,因此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在1990年代即將成年到正值壯年的一群人(就是1990時為18~40歲這22個年齡層區間)(請見表一),也就是大陸的六零後七零後的群體(詳見下表)正好享受到了經濟快速起飛的果實,他們也正好是九零後的父母,這群人是所謂的富一代:鄧小平名言裡讓有一小群人先富起來的,他們或者利用改革開放的資源與發展機會,或者是高學歷精英或海歸派,另外加上農一代: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基礎勞動力,任勞任怨到城市裡掙點錢回鄉的第一代農民工。



  在一胎化的情境下,無論家境如何,身處鄉村或都市,八零九零後的獨身子女都是備受寵愛的小霸王。長大接受高等教育(中國大陸十年前大量開放高等教育),這群天之驕子在沒幹過農活,受寵,在明天會更好的美好願景下成年。

  鄉村青年們滿懷著燕雀安知孤鴻志的壯志,一心單純地想要闖蕩天下看看北京、上海、深圳等都市光景,離鄉背井,他們不是基於生存理性而出走,而是以為這樣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他們內心嚮往都市生活,在都市買房當一個都市人,以為到都市落腳就可以開始順利起步致富,

  不過進了都市,卻發現一樣面孔的人太多太多了,每個人好像都比你強,,只能先從最基礎的機會開始,一個月有個兩千元工資已經是不錯的了,而都市物價高得嚇人,還要找地方落腳住下來,很少吃苦的八零後九零後,除了生活還要去網吧聯繫聯繫,每天擠著公交車或地鐵,卻也透過玻璃櫥窗看到LV一個包包要一萬人民幣(相當於四個月工資),以及看到CBD大樓裡衣著光鮮的金融白領喝一杯星巴克要27塊人民幣(可以吃三次快餐),(在台北,七年級的你們是隨時走進星巴克點一杯星冰樂),更看到還是有人有一堆門路快速發財,買股買樓,房價高築,除了農二代的困境之外,中產階級也苦於無法落戶買屋,於是有了蝸居,看著愈來愈多相同情景的電視劇。

  可是,高學歷的大學生就好些嗎? 應屆畢業的大學生就業不易,在北京郊外形成蟻族,今年在北京海碇出現了膠囊公寓,別說懸馬,膠囊屋面積約3.7至7.5平方公尺(約1至2坪)。每間月租250至350元(人民幣),蟻族與膠囊公寓等現象,都引發許多社會爭議討論與當局關切。

  但這如果是全部年輕人的集體困境,那麼也許大家會各自認份努力些,偏偏社會上仍有許多的一夜致富的資產階級,或者富二代者依靠權勢發財發展,使得炫富的情況屢見不鮮,同時因為八九零後跟台灣七年級相仿地仰賴網路(QQ.微博.博客等),使得炫富行為或極端落差行為的資訊流通更快,造成了不同階層間的相對剝奪感更甚

  第三方面,八零後九零後背負著高度的自我期待、同儕比較、以及親友間的攀比,則形成了更進一步的切身壓力,八零後九零後的競爭意識是很強的,自小就知道自己要競爭的是上億的人口,考高中來說一個年齡層的一屆考試人數是一千七百萬人,報考大學今年的數字是一屆900多萬人,錄取率60%,中國大學畢業生每年約550~600萬人(台灣則有35萬人),每個人都知道時要與別人競爭機會,必須要想盡辦法冒出頭。

  於是整個醞釀出一個社會的集體焦躁,急著鑽營成功之道,害怕落於人後,遺漏一步登天的階梯,更擔憂追趕不上整體經濟發展的速度,而被邊緣化,例如薪資追不上房價,擔心越晚買房就越買不起房,一位八零後曾這樣說到『還好我08年咬牙買了房那時候北京三環區域一坪一萬多,到現在一坪沒兩萬買不起,太恐怖了』,卻也笑稱自己是房奴,因此同一個都市裡可以看到這樣青年階層分化與名詞:

1. 富二代、重點大學菁英、海歸派:多半在外資企業或政府部門的高階白領或高幹甚至不需要上班等、
2. 農二代:八九零後鄉村青年入城打工不打算回鄉卻無法融入都市生活)、
3. 蟻族:八九零後大學生畢業在都市半失業低收入、
4. 裸婚:年輕人無車無房無鑽戒而敢結婚叫作裸婚,有調查指出單身女性有六成無房不嫁、
5. 蝸居:中收入層供不起房子、
6. 房奴:買房卻因貸款生活品質無法提升

  前二者是所謂的新富階層,人數也許只佔少數;後面者一大片應占了大部分,這是結構基本面,屬於中國青年自身的處境,不禁讓我頻頻想到大前研一指出的M型社會。

  然而台灣社會(尤其是我們與上一代) ,對中國與對未來的焦慮感通常是存在於一個簡單邏輯下,中國一個單歲年齡層約有1700萬人,而台灣七年級單歲年齡層的人口數只有33萬;問題是台灣33萬個20歲青年的集體表現(不單在智力.包含品格.創意.EQ.適應力.學習力….),捫心自問是落在那一個水平呢。 更進一步設想所謂精英層,若中國單歲年齡層1700萬人是以百中選一的篩選出精英,就已有17萬個人,幾乎等於台灣半個單歲年齡層。

  這些的確需要關注,行文至此,鴻海事件發展到了第二次調薪60%,民工騷動開始罷工的現象,郭董的七傷拳力道不偏不倚地打在中國青年引頸追求好生活的切口上,此舉引來了眾多推演爭論,媒體一窩蜂寫滿了中國工潮可能性與通貨膨脹的憂慮,過度都市化,加速M型化,貧富差距惡化等等社會問題,本來台灣的長輩們或大多數的論調,都還明示暗想著把你們的未來寄託在中國的快速成長,要你們把腹地視野放在中國,但眼看著中國自身社會急遽變化,很複雜有許多變數,這又讓台灣的三四五年級們平添更多的騷動不安!

  然而,值得每個人深思的是,這是屬於”外在環境”的基本結構狀態與忽然劇烈變化,但這並不是操之在我的力量,也不是最重要的事。從結構看怎麼樣都是很悲觀的,這是因為永遠無法跟對岸或跟全世界”比人數”,所有數人頭的、量化的、民粹式的,一定沒有勝算。

  七年級的你們,先天擁有的,有潛力待開發的,正在培養的,在大環境變化下仍能適者生存的,那才是你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更多文章請見東方線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柯TT Life 的頭像
    柯TT Life

    腦袋不好使! List 媽媽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