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

A Gift to My Daughter

作者:Jim Rogers
編/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08/07/18
 

這本書很好看,值得省思和收藏,看完又對人生有不同的觀念和想法~每封信都很令人回味

n           P015 推薦序-認知神經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

『投資人生,Learning to Be Sensible!』

             羅傑斯的十二句箴言分別是:

(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假如每個人都嘲笑你的想法,這就是可能成功的指標!
(2)
專注於你所愛──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就會找到你的夢想
(3)
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大眾社會相信的常常是錯的,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
(4)
將世界納入你的眼界──保持開放的心,做個世界公民!
(5)
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訓練自己去檢驗每一種概念、每一個事實
(6)
學習歷史──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以後也還會再發生
(7)
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參與一個偉大國家的再現,購買這個國家的未來!
(8)
真正認識自己──了解你的弱點和覺察你的錯誤,才能找到對的路
(9)
認出改變,擁抱改變──改變的功能就像催化劑,保持覺知是重要的功課
(10)
面對未來──看得見未來的人可以累積財富
(11)
反眾道而行──檢視事實和機會,不隨烏合之眾心理起舞
(12)
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用功讀書,學得越多你才知道你懂得越少

            貫穿在這十二封愛心信函之間的娓娓細語,就是一再提醒,唯有不停的增長閱歷,才能在深思與反省之間,了解世界的變化;而對變化的不變之道,就是持續的努力去充實自己,建立自我的信心,不要盲目從眾,也不孤芳自賞。做人做事做投資,必須要遵守的一項法則就是:Learning to Be Sensible

            他對金磚四國的分析,不但看歷史,也看社會結構和外匯市場,更看交通的建設和管理,然後對未來油價調漲到從來沒能預期的高度時,有否其他替代能源?最後才下了合情合理的結論。四塊金磚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

n          P018 推薦序-成功的人格特質-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

            作者更進一步告誡他的女兒,「事先花時間盡可能的蒐集資訊,詳細研讀每個細節」,「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搜尋、驗證每個訊息」。這種行事的態度不但是在投資時要如此,任何人,只要以這種態度專注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n          P021推薦序-人生智慧與投資智慧的交融──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董事長詹宏志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1930-談投資的時候,說了一句名言:「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要感到恐懼;當別人感到恐懼的時候,我要貪婪。」說的本來是投資的時機,以及如何跳脫眾人追高殺低的習慣性;但我聽起來,這句話更像是一種洞悉世情的人生智慧,不是投資計算的公式。

            他對中國的興趣和信心,大到他要為初生的女兒請一位中國保母,好讓她在襁褓時期就能學會中文,等於是把女兒的一生都投資在中國的前途之上。羅傑斯也看好台灣,因為地理上、文化上台灣與中國如此之近,如果中國興起而不斷快速發展,台灣一定是那個獲利最大的地方。同一封信裡,他又提到他對日本的局限的看法,他認為日本的「排外」(對外國資本、商品進入日本設有很多障礙)和「失去彈性」,是使日本一九八年代優勢競爭力不再的原因,因而他鼓勵女兒說,「永遠不要做一個排外者」,要做一個開放的「世界公民」。在這裡,他講的都是投資,但我又看到人生哲理或政治智慧了,他說出了日本競爭力的關鍵,也一語中的地指出台灣走向成功或衰退的關鍵(有沒有智慧和能力與中國和平相處)。

為什麼投資大師說的話和心靈導師如此相似?也許因為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種洞悉世事人情的能力,他們對一切了然於胸,對世界一切因素的「連動性」有一種直覺式的理解,這使得他們看事情有一種通透的練達,道理也就一通百通了。

編輯朋友也問我,你會為小孩寫些什麼樣的信,提供給他什麼樣的建議?第一,我不曾想過要這樣做;第二,我是一個僥倖在城市裡生存下來的鄉下小孩,我有什麼資格給這位城市裡長大的聰明小孩任何建議?但我也許會好意地說(如果他不同意我也絕不介意),不要投資在股票、地產、債券或黃金,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你自己,給自己讀書學習的機會,給自己看看世界的機會,給自己經歷某種情境的機會……,以後的你會帶財富給自己,或者你已經發現比財富更好的東西,而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1.  不要讓別人影響你

             假如周遭的人都勸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該想去做,就可以把這件事當做可能成功的指標。事實是,這世界上從不曾有哪個人是只靠「從眾」而成功的。

             在生命中總會有某個時刻需要你下非常重要的決定-關於你的工作、家庭、生活,關於住在哪裡,關於怎麼投資你的金錢。會有很多人願意提供你忠告,但是記住這句話: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別人的忠告當然有對的時候,但事後證明這些忠告無用的次數卻更多(WOO~大師級都這樣說了,更何況我們每天還在聽行員的話,買哪些股票基金,難怪穩賠少得可憐得賺!)。你必須靠自己研究-儘可能學習面對挑戰的本事,自行判斷訊息的真偽並未自己做決定。

             你天生就有能力為自己的最大利益下最好的決策,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經過自己的思索比違背自己的意願而聽從他人的決定,更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並採取正確的行動。

             過去,我在幾個重要的投資決策上曾經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忽略自己內心的決定。奇怪的很,每一次這樣的投資都失敗,每一次都讓我損失慘重。於是我不再讓別人影響我,並根據自己所下的決定採取行動,直到年過30,我終於了解這才是最佳的投資之道,但我同時也知道,我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遵照這個原則,而不會去想會不會太遲。

             1980年代,我發現中國大有潛力,於是開始進我所能的搜集中國的資料,開始在這裡投資。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我瘋了才會這麼做,他們說這個食古不化、不知變通的共產國家,絕對不會允許外國人在這裡投資成功,而且他們會沒收成功者的的財產。但我聽從自己的直覺,儘可能的判讀所有找到的有關中國各種局勢的文件,也實地參訪好些地方做自己的研究邏輯很簡單:中國有超過十億的人口,他們的儲蓄率高的驚人-超過年收入的1/3-而這些錢是他們可以用來投資的。ㄧ個有這麼高儲蓄率的國家,怎麼可能不會成長?

             相反的,看看美國。在1990年代我第一次環球旅行時,美國的儲蓄率只有4/100,陷在甚至跌到只剩2/100

             儲蓄率=(GNI - 消費+經常移轉收支淨額)/GNI,或(GDP-消費+經常移轉收支淨額/GDPGNI為國民所得毛額;GDP為國內生產毛額。

             你一定、一定要記得,在做你認為是對的事情之前,要盡自己所能的先做好功課。找出任何可以到手的資料,仔細研究,徹底分析,直到完全確定你的想法是正確的。絕對不要在還沒這麼做之前採取任何行動。你會發現,那些不成功的人通常是沒有花時間研究就貿然涉入一個他們不了解的東西,更糟的是,他們拒絕學習,結果陪上寶貴的時間與金錢。

             妳不必聽我的,但一定要遵循倫理道德。我會支持不斷給你忠告。總會有我不贊成你的選擇的時候,但你不必因為我是父親而接受我說的每一句話。我視你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只要你用自己的判斷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爸都會支持你。

             妳會碰到有些人鼓勵你隨心所欲的花錢,他們會告訴你,錢財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等妳漸漸長大,就會開始有每天上昂貴的館子吃飯、買最新型的手機、穿最流行的時裝、去有名的地方度假的朋友。一定要避免只因為你花的起就拼命花錢這樣的陷阱,也是使你忘卻什麼是生命的目的之路。我不是說永遠不要到外面吃飯或度假或買任何東西,只是說你應該有智慧的花自己的錢,買真正值得的東西,把錢花在刀口上,得到最大、最值得的獲益。

             永遠不要問別人這個東西多少錢買的,也不要告訴別人你的東西是花多少錢買的。(WOO~~好難優!怎麼可能不聊這個,那~!那要聊啥)

2.  專注於你所愛

          怎樣才會成功呢?答案非常簡單:做你熱愛的事。當你剛開始做一件事時,不見得有一幅具體圖像或對未來的想像;但只要持續保持熱情,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你一定會找到那個夢想的。

          當你發現有一件事是你感興趣的,別讓年齡牽絆你,去做就是了。

          當妳漸漸長大後,你得處理男孩子的問題。我希望能夠永遠在一旁給你忠告,你要寄住的基本原則是:他們需要你遠大於你需要他們。

          投資和生活一樣,細節往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細節,不管它看似多麼的無關緊要,你必須蒐尋、驗證每個訊息,只要與你的投資決策有關,都不能掉以輕心。任何讓你覺得不安的問題或感覺,都要找出答案來。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研究的不夠徹底,只看他們隨手可拿到的資訊。唯有系統化、鉅細靡遺的研究,你才會得到成功所需的知識。當然這需要勤奮的下苦功,但是這種努力的代價足以使你比別人佔優勢。

          我唯一比他們強的地方是我比他們用功,我盡可能的讀書,我認為沒有「我已經準備的夠好了」這回事。

          假如你要追求一樣東西,包括投資在內,千萬不要低估勤勞的價值。仔細研讀每一份你所能拿到的財務報表,包括附加的細節註解;求證每一份報表的正確性,以及最高管理階層預估這家公司的未來走向、未來產值。自己「凍腳」找出他們的客戶、廠商、競爭的同業,以及任何可能影響公司營運的人,問他們細節以求證報表的真實性。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百分之98的華爾街投資分析家更了解這家公司,否則不要把錢投進去。沒有額外的努力與付出,成功是不會落在你身上的。

          要能說:「我確定。」只是「認為」這東西有價值不能構成投資的理由。除非你能很「確定」這個東西有價值,不然不要投資。

          當你打算在某個國家大量投資時,要先查一下這個國家基礎制度的強度。它的人民守法嗎?它有抓貪污掃黑賄賂嗎!它的法律保障守法的公司嗎?要做到這件事,不是獨獨報章雜誌所寫的東西就可以了,你必須親自到那個國家看看,比如有沒有貨幣黑市,假如有,你就知道這個國家有問題。黑市匯率只有在政府強制管制時才會出現。

          政府匯兌率與黑市之間的差異大小,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問題有多嚴重。這是一個指標,就像人發燒的溫度越高,病情越嚴重,公訂的與黑市的匯率差異越大,這個國家的問題就越嚴重。1980年代後期,在中國黑市美元的匯率可以比公訂的高出百分之50,因為當時中國有各種問題而且正經歷一段嚴重的通貨膨漲時期。幾年之後,這個差異降到百分之25;到1999,更剩百分之10。這個事實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明証,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投資到這個國家。我不是「只認為」中國有價值,我是「的確知道」中國有價值。

3.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

          許多人都會盲目的相信別人告訴他的話,假如你們真的想成功,千萬千萬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親自檢視每一件事,用你的眼睛驗證每一件事。美國名將軍巴頓說:「當每個人的想法一致時,就表示根本沒有人在用大腦。」

          【大部分人公認的智慧是個迷思。】你必須為自己獨立思考。當你走過人生的旅程時,你會遭遇到很多被冠以「真理」知名的傳統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告訴你什麼是該學習的,什麼是該做的行為、該吃的東西,或者該怎麼投資。你一定要記得,永遠不要接受任何聽到或看到的東西,除非你先想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解釋。很多大眾社會相信的東西常常是錯誤的。

          舉一個例子,1970年時一桶原油才USD 3。大部份的「專家」認為油價不會上升,許多人甚至相信新的工業技術,如鑚油的鑽頭、深海的探油及海平面採油,加上在阿拉斯加、墨西哥及北海發現的油礦,會進一步壓低油價。但是,仔細的研究發現石油供給會遠遠趕不上需求。知道原油價格終究會上升的理由再簡單不過了:供給減少的速度快於新的原油注入市場的速度。

          【不要期望報紙的報導是正確的】要小心的解讀報紙和電視所傳佈的資訊,新聞報導時不時就會誤導民眾。ㄧ個最好的例子就是伊拉克擁有大量毀滅性武器的報導,我們都知道後來的結果如何。年輕時,我常覺得受到報紙的誤導,但是現在我已經學會怎麼解讀報紙,我已經知道如何找出新聞背後的真相。要做到這一步,你必須先養成習慣,盡可能的蒐集資訊,習慣運用你的心智去思考真相可能隱藏在哪裡。學習解讀每個媒體都存在的偏見,小心政府或特殊利益團體所設的置入性行銷陷阱。

          許多人會盲目的相信別人告訴他的話。假如你真的享成功,千萬千萬不能隨意聽信別人的話。親自檢視每一件事,用你的眼睛驗證每一件事。

          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在他的【哲學辭典】(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寫道:「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

          任何「必看」「必試」「必讀」的東西能免則免,尤其是流行的東西。記住,根據定義,有一半的人口智商在中位數以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柯TT Life 的頭像
    柯TT Life

    腦袋不好使! List 媽媽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