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命名的由來?
7/25星期五這天氣象局又發布可能會有颱風來臨,颱風前夕的天氣都爆炸好,
熱到一個不行,天空藍到一個不行,一片雲都很難找到,不然就是雲飄的超快的。
就聽到同事說,颱風都還沒確認形成,卻都已經取好名字了,
說著說著才知道颱風的名字是都早就命名好的,上YAHOO知識來搜尋一下,
才知道颱風分別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中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
再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指定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發現連香港、澳門都可以命名颱風的名字,為何臺灣這麼常有颱風的地區都不能來取颱風的名字,
我們可是颱風最愛的熱門景點ㄟ~~
7月16日的台灣颱風是北韓取的卡玫基(海鷗的意思),這次7/27的颱風是香港取的鳳凰(鳥名),
下個颱風也有預定好的名字叫卡莫里~是日本取的。
颱風名字的參考網站:http://www.ck.tp.edu.tw/~thyu/typhoon.html
這次的鳳凰颱風是從東部登入,沿途停留花東、台灣中部、再從彰化下午3點就出海了;
剛登入時等級提升2個LEVEL『應該是好不容易從海上登到陸上,鳳凰的心情太HIGH,整個等級升高』,
到了中央山脈有點累了,等級下降,到南投就變輕颱,
結論~中央山脈真是一個好山~~GOOD BABY~大家要好好照顧這個山脈優 ~~
剛好宣佈7/27日(星期一)這天不用上班,是惠心的生日,
要大力感謝惠心的威力讓我們終於可以託颱風的福,免上班一天。惠心~~HAPPY BIRTHDAY 優~
神奇的知識~▲WHAT IS 颱風眼▼?
颱風眼為中心氣壓最低之處,其形狀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等五種,
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里左右,最小的為10至20公里,大的可達100至150公里,即使是同一颱風,
於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颱風眼的大小有隨颱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
颱風眼區域內既無狂風亦無暴雨,天上僅有薄雲,能見天日或星斗。
當颱風眼通過某地時,常被誤認為颱風已過去,實則此時係在颱風眼內,約二、三十分鐘後,
狂風暴雨又會再度出現,颱風眼經過前與經過後的風向恰恰相反。
這是一般知識嗎?? 我怎麼不知道,,,,瞎了~~對啦!
因為每次的颱風我都處於亢奮狀況,都跑去唱K了~~管它啥颱風的
~~但願大家都能平安的度過颱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