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作者:塔爾班夏哈
譯者:譚家瑜
分類:學習與教育系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8/01/24

哈,這本書是我買的,買了好久現在才看完,它寫說這本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20國。之前看那本有關介紹哈佛的書本,很受惠,這本的話哩~應該是我最近看太多這類的書籍了,所以,覺得還可以~

l   P020 哈佛大學講授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在每星期的課堂上,我們都會討論一到課題:如何幫助自己和別人-包括個人、社會和群體-活得更快樂?我認為這才是問題中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也閱讀期刊論文,試驗某些概念,分享個人故事,體驗挫折和喜悅的滋味。學年結束時,大家終於比較了解心理學能教我們運用哪些方法活得更快樂、更滿足。

n   恩師史東(Philip Stone),他也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執教正向心理學的教授,後來修課學生多達380人,學校舉行期末評鑑時,20%以上的學生表示:「這門課能改善個人生活品質」,我第三度開課那年,又有855名學生註冊,是哈佛大學選修人數最多的科目。一百多年前,詹姆斯(Wiliam James)為美國心理學奠定了根基。「從經驗中尋求真理的現金價值(Cash-value)」

l   P021

n   「快樂生活」努力克服恐懼,省查個人長處,撰寫書面報告,勇於冒險地尋找自己的伸展圈(stretch zone),也就是介於舒適圈(comfort zone)和恐慌圈(panic zone)之間的安全中介區。

n   自從<哈佛深紅報>(Harvard Crimson)及<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相繼報導這堂課大受歡迎的盛況後,許多問題排山倒海而來。大家逐漸意識到我們正面臨某種革命,卻又不知道原因何在。你如何解釋哈佛大學及其他校園對正向心理學的需求日益殷切的現象?中小學及成人團體為何對「快樂學」愈來愈感興趣?因為現代人比較鬱悶嗎?21世紀的教育方式或西方人的生活型態有關係嗎?

n   今日美國人的憂鬱症罹患率已較1960年代增加了10倍,患者初次發作的平均年齡為14.5歲,1960年代則為21.5歲。一份針對美國多所大學進行的研究透露,將近45%的大學生「因出現嚴重憂鬱症而造成學習障礙」,其他國家亦步上美國後塵,EX1957年有52%的英國人表示他們非常快樂,2005年時,盡管英國的財富在過去50年內增加了3倍,但只有36%的英國人表示他們很快樂。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帶有焦慮和憂鬱症的成人與兒童也急遽增加,中共衛生部宣稱:「我國兒童與青年的心理衛生水平確實教人擔心」,物質繁榮的程度不斷推升的同時,心情鬱卒的程度亦隨之提高。

n   正向心理學泛指「研究人類最佳心裡運作狀態的學問」,1998年正成為一門學科,創始人為美國心理學會會長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此之前,「快樂」或「提升生活品質」這類課題的研究,多半是由大眾心理學(pop psychology)擔綱。

l   P032 愛因斯坦:困境中隱藏著機會。

n   閱讀柏拉圖的「善念論」和愛默生(Ralph Wade Emerson)「誠實觀」,從中產生了新視野,將生活看的更透徹。

n   快樂(Happiness)一詞源自冰島文happ,意思是「運氣」或「機遇」,而happ也是偶然(haphazard)及偶發事件(happenstance)的字源。

n   我們永遠都能活得更快樂,沒有人時時刻刻處於幸福無比、清心寡慾的狀態,與其自己快不快樂,不如問:「怎麼做才能活得更快樂?」這表示我們接受快樂的本質,也明白一個事實:追求快樂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只有無限連續的點而沒有某個定點。

l   P099財富與快樂

n   專攻心理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曼尼(Daniel Kahneman),近幾年來將研究重心轉向「快樂經濟學」,他與同事在做相關研究時也發現,財富和正面情緒間的關聯性不是很強:大家普遍認為,高收入與好心情有連帶關係,但這多半是一種錯覺。所得高於平均水準的人雖然相當滿意自己的生活,卻不見得比別人更能快樂地享受當下。生活更為緊張,也不會花較多時間從事趣味性較高的活動。另外,個人所得似乎也不能長期左右生活滿意度。我們認為一般人誇大了所得對快樂的貢獻,因為在評量自己或旁人的生活時,只是片面的將注意力放在符合傳統觀念的成就上。

n   在做決定和判斷時,我們也習慣將注意力擺在物質層面而非情感層面,因為物質可以計量,比較容易估算價值。所以我們比較重視可以評量的事物(財富和名氣),而輕忽不可評量的事物(情感與意義)

l   P104 情緒破產

n   高曼(Daniel Goleman)<EQ>(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本書裡強調,從20世紀開始,全球每個新世代的生存風險已經高於父母輩,他們在人生的過程裡總會罹患某種嚴重的憂鬱症,同時出現悲傷、麻木、消沈、自憐、徹底絕望的感受。這段話道出了情緒破產已然成為大家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而高曼描敘的那種「徹底絕望的感受」,則是肇因於我們認為自己無力掙脫個人或全世界都在面臨的心理匱乏狀態。

l   P114 目標與快樂

n   心理學家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及其同事曾以研究人們中了樂透彩以後的快樂程度來說明這點。他們發現,那些樂透彩贏家在短短一個月就會恢復原有的快樂程度;如果中獎前活的不快樂,中獎一個月後又會故態復萌。另一種更令人訝異的情況是,半身癱瘓的車禍受傷者通常在意外發生後的一年以內,又過的和事發前一樣快樂。

n   心理學家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我們總以為添購新居、獲得升遷、發表文章能使我們快樂、然而這些成就其實只能讓我們感到一時的興奮,同樣情況也是用於負面感受,失戀、失業、或失去政治候選人資格所帶來的痛苦不會持續太久,我們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能恢復從前那種快樂或不快樂的程度。

l   P120 滿足自我的目標

n   心理學家凱賽(Tim Kasser)即萊恩(Richard)在一份名為「美國夢之黑暗面」的研究指出,把追求財富當成人生主要目標和指導原則,將引來負面後果,以賺錢為目標的人比較不可能實現自我即發揮所有潛能,而比較容易感到苦悶、憂鬱和焦慮、也比較不健康、沒精神。

n   高曼在EQ這本書裡說:「心理學家一致認為,IQ只占20%,其他因素占80%,後者也包含EQ

l   P151 做個人嗜好的奴隸

n   在希伯來文中,「工作」(avoda)和「奴隸」(eved)的字根是一樣的,大多數人除了靠工作謀生,往往別無選擇,我們即使不工作也能生存,依然會受到天性的束博,因為期望得到快樂是人類天性,想得到快樂就需要工作了。

l   P173 創造快樂園

n   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發現,有母親陪在身邊玩耍的兒童,比母親不在身邊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小孩只要母親的某個視線範圍內,便能發揮高度創造力,這個視線範圍可以說是一種「創造園」(circle of creativity),也是容許孩童探險與嘗試、跌倒再站起來,失敗又成功的活動領域,因為小孩在願意付出無條件的愛的大人面前會產生安全感。

n   專門研究婚姻關係的心理學家海特翡德(Elaine Hartfield)指出,一般人都不喜歡對婚姻「付出太多」或「付出太少」當夫妻雙方一致認為他們的關係是平等的,就比較容易滿足,感情也比較可能加溫。當然,這不表示雙方必須賺一樣多的薪水才能平起平坐,婚姻關係的平等看夫妻雙方快樂與否來評定。雖然妥協讓步在婚姻關係裡是自然、健康的現象,丈夫和妻子也會在不同時期為對方放棄一些生活意義和樂趣,但是大體而言,婚姻關係多半能使配偶互蒙其利,並使雙方認為兩人應當生活在一起才會更快樂。

l   P178 寧願被了解,不要被認可

l   在美國,約有40%的夫妻是以離婚收場,這是個,令人悲觀的統計數字,意味著美國人沒有能力維持天長地久的愛情,更是感到不樂觀。這數字難道是在暗示美國人注定無法長期遵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係嗎?並非如此,憂鬱症的統計數字也沒有暗示我們注定一輩子都會活的不快樂。

l   P198 超越短暫的快感

l   美國知名整形外科醫師莫茲(Maxwell Maltz)在他的經典著作「心理神經機械學」(pycho-cybernetics)裡提到一種類似溫度計,能控制與檢驗人類快樂程度的心理機制,大多數人的這種心理機制終其一生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他們的情緒變化、高潮或低潮,很快就會得到笑正,並且立即恢復原有的快樂程度。有好事上門的時候,我們當然會手足舞蹈,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會捶胸頓足,布過,這些情緒通常不會持續太久;無論是輸是贏,快樂深度都不會改變,而且很快就能恢復我們熟悉的那種愉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柯TT 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