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人小檔案 |
只是,就在畢業前,張智超當初從一一五元買進的智邦電子(2345),連續三天跌停,一下子跌到八十元左右,跌幅近三成。由於他是以融資買進,這個跌幅對他來說,幾乎可說是面臨斷頭,接下來國巨(2327)、日月光(2311)也慘賠,好不容易賺來的幾百萬元,在一個月內就蒸發了近四百萬元。
張智超表示,自己持股最高紀錄,曾經擁有八百萬元的價值,下部隊前僅剩一百多萬元,想到媽媽後來加碼的血汗錢,就被自己賠掉了一棟房子,他不願認賠,麻木地讓股價繼續跌;退伍時只剩下十幾萬元價值了。
停損再起步 跌得早也是一種幸福
失敗後的張智超讀了更多股市分析的書籍,並且重新檢討過去慘敗的經驗。他說,「年輕時的失敗,是最好的學習經驗。」他的第一份工作在怡富投顧擔任半導體分析師,每天固定七點鐘到公司,開始研讀資料、做產業分析、拜訪公司,晚上繼續留在公司研讀國內外相關報告,深入了解股價與基本面互動的道理。
二○○○年二月起一個多月,半導體景氣良好,台積電(2330)股價甚至一度漲到二一八元,整個電子業供不應求的市況,市場投資專家都喊進台積電。但這時他卻注意到台積電的客戶NVIDIA等廠商,對景氣預估表示保守的態度,而且台積電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高達一○八%,可說是居於景氣循環的最高峰,當時所有人都看好電子股榮景,只有他力排眾議賣出。
後來台積電股價果真一路下跌盤整,二○○二年十月甚至只剩下三十八元。張智超表示,因為他學生時代同時經歷股市多頭和空頭,所以不容易被市場氣氛影響,在分析或操盤時都能堅守執行力。他認為,投資股票要承認錯誤,接受停損認賠出場,寧願小賠重新開始。
成為操盤人的張智超,已經從投資自己的錢,轉移到幫別人投資。對於操盤策略,他說:「該賺的時候我就大膽去賺,市場行情不對時,就立刻把錢鎖住。」
「在操盤生涯中,我認為選股、擇時與部位管理為決勝的三大重點,其中又以選股最重要。」張智超認為,以巴菲特的選股邏輯來檢視台灣上市櫃企業,以基本面為主,掌握高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背後的邏輯與穩健的自由現金流量來選股,長期而言,通常會有不錯的報酬率,可稱為白馬股。
而黑馬股當下的財務數據也許不好看,但未來會轉變為白馬股,未來漲幅常常會遠大於白馬股,但風險相對也變大。
適時換股 營建生技可留意
而股市中,大多數「黑馬」會大幅跑贏「白馬」,因此,如果是穩健型或在作為退休規劃的投資人,建議多用巴菲特的規劃哲學;但若是以交易為生或職業操盤者,則建議要學會選黑馬股的方法。
至於現階段投資策略,隨著台股震盪起伏,張智超建議,如果手中持有股票,應評估最好狀況是否已出現要出場,其實今年年初資金行情好,很多股票雞犬升天,但很多股票基本面不好,可以趁股市跌時出手,換到基本面好的公司。
如果市況不好,季線、大盤都不佳,就抽回資金。手中零持股想做長線配息,可以利用此時買進營建股中的好公司,現階段營建股可說被低估,壽險業全台灣獵地,營建股相對保值,安全度高,不妨分批進場。生技股則具有爆發性。
張智超另外提到成交量「520」原則,成交量接近五百億元時,利用利空分批買,這是落底現象,但底部完成條件有二:一為指數呈現一底比一底高、一頭比一頭高的上升趨勢;二為成交量逐步放大,但目前台股仍未出現底部完成的條件,因此,在景氣對策燈號亮出第五個藍燈時,「等待黎明」與小量試單為最佳因應之道。
9大參考指標幫你抓出黑馬股
第1招月營收觀察法:觀察月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月營收為獲利的領先指標,但並不一定為獲利保證,可去電詢問公司發言人成長的邏輯是否明確且合理,必須了解領先指標為合理的「邏輯」。
第2招產業人脈法:從親朋好友間了解哪些公司正大幅擴產與加班,這就是「非官方人脈」,而新產品、新應用、新市場與新商機將對投資獲利有絕對的幫助。
第3招產業趨勢法:以台股而言,製造業的優勢在消失中,取而代之的將是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與生技產業。
第4招事件交易法:實務作法為追蹤多數公司的公開法說與同業法人私下拜訪行程、董事會、股東會、減資日期、增資時程等關鍵事件,並提前布局。
第5招資產交換法:公司宣布籌資,若是以可轉債(CB)為籌資管道,而公司派又將CB經資產交換把選擇權拆回去,也就是說公司內部人士以較低的成本取得槓桿,並擁有以轉換價轉換成股票的權利,多半暗示公司內部人看好後勢。
第6招權證法:找機會多認識權證發行商,請教哪些權證被特定人或券商搜走,可能暗示資訊領先者已用權證來以小搏大。
第7招大戶籌碼流向法:實務作法為觀察1千張以上的股東持股張數,除以總股本的比率,股票要大漲通常可用此指標來掌握,大股東掛牌後一直出貨的公司,或報紙發布利多而私下賣股票的大股東,躲不過法眼。
第8招法人籌碼追蹤法:觀察三大法人買超標的中,是否有比較冷門的公司,再詳細了解其成長的邏輯。
第9招股價相對強弱勢:月營收、季報公布或法說的事件前夕,「聰明錢」會先卡位,而此時股價已領先透露可能的狀況,犀利的交易員會以此邏輯形成交易策略。